“双11”狂欢过后 亟需对“过度消费”风险重新审视
“双11”结束一周了,有不少“非理性消费者”要开始退货退款了。
如今居民的消费能力真的不可想象,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的确比过去十几年要高很多,由此居民的消费能力显著提升,但轻松透支信用来“买买买”,同样成为了很多人更愿意花钱的原因。
大幅超过收入的负债式消费,从长远看是一定是在透支未来的“内需能力”。而一场“双11”狂欢过后,亟需对“过度消费”风险重新审视。
审视风险前,首先要肯定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0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76%,消费已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而消费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并扩充了消费经济的内生动力。消费金融服务的本意,是通过居民的“适量负债”来撬动消费市场,居民可以通过提前消费的方式,去实现或者体验更好的生活,实现更多的个人价值。
消费金融的本质和初衷是好的。
1
是否每个借款需求都该被满足?
答案:当然不是。
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根本没有“自控能力的人”贷到了款?
实际上,对于早期消费金融而言,如果一味地提高准入门槛,势必会降低审批通过率,从而大幅提升获客成本和运用成本。
前期消费金融风控的重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上。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当时并不能详细的掌握用户的收入支出能力,说白了这是一个当时的“数据孤岛”;而逆向选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客群定位,要保证申请的客群和产品目标客群是一致的,避免产品与客群不匹配而造成欺诈风险。
乱象确实有,但在经过几次行业清盘和洗礼后,伴随着监管“铁靴”以及科技赋能,消费金融越来越走向合规化。其中,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作为领头羊,为消费金融行业的合规化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消费金融行业“金融+科技”的属性进一步凸显。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行业多数机构2019年全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达到了5%以上,几乎全数机构实现了智能化营销和贷后管理以及大数据化的风险控制,部分机构实现了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法院催收等“尖端”应用,少数机构更是实现了金融科技的对外输出,赋能消费信贷全行业。
非常最具代表性的持牌机构——马上消费,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且多项技术实现对外输出。值得一提的是,其自主研发收入偿债比模型已成功融入马上消费的风控体系,成为业务部门做出信贷决策的一个重要变量,通过动态地时时关注分析每个用户最新的收入偿债状况,避免他们过度负债影响自身偿付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合理适度授信,为他们创造理性消费与健康消费的良好环境。
2
实际上,“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并不可怕,可怕的具有这种观念却不自知,从而造成个人过度负债。
往往越方便、越舒服的事物,就意味着“边界”的缺失,也就越容易沉迷。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曾经用现金支付变为手机支付,的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让消费者对资金的掌握程度变得越来越差。当资金变成了一组数据,特别是在不见现金的情况下,很难理性地对待自己的资金以及信用借贷额度,仿佛有花不完的钱,可一旦资金告急,往往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就像刚过去的“双11狂欢夜”,根据消费欲望的不同,或多或少大家都狠狠“剁了一次手”。不过“剁手最狠的”必然是这一群人:他们成长于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大多信奉“活在当下”的生活理念,花钱太方便也助推了他们的超前消费意识。
《联合早报》报道,中国“90后”正不知不觉陷入超前消费,报道援引西方机构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90后”平均负债达人民币12万元,债务与收入比高达18.5倍。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飙升至854亿元人民币,是10年前的10倍多,这些逾期借款人中,“90后”几乎占了一半。
如果按照这两组数据,不加以节制继续下去,90后的过度负债将会越来越高,并不利于中晚年的生活。此前监管将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定位LPR的4倍15.4%,实际上也在寻求一个理性的平衡,严格把控,避免社会出现过度负债。
如果说“盲目消费”是一种心理问题,那么次月还款时也一定不是快乐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消费金融行业而言,只有减弱或者杜绝这一“隐患”,才能真正更好、更“有度”的发展。
教育市场是消费金融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马上消费作为头部持牌消金率先做出表率,通过各渠道宣导金融知识,消费者可了解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科学理财、合理消费。
在用手机消费的“无感支付”时代,如何判断自己已经过度负债,马上消费给出了两个判断的方法。
首先,要判断自己否能一次性还清所有债务。若不能一次性还清所有债务时,就要特别小心。即便每月的收入能够刚好覆盖债务,但收入难免会有波动,一旦出现问题便无法及时还款;其次,个人信用卡和网贷大额消费是否超过3笔。如果在每张信用卡上花费超过额度的70%,就应该特别注意。如果这种大额消费超过3笔,便不利于还款,也不利于提额。
树立文明科学的消费观,只为必要的事负债,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消费负债,应该认真思考,量力而行。同时,马上消费建议消费者,每个人持有的信用卡不要超过三张,而且最好根据额度和功能分开使用,将个人负债率尽量控制在50%以内。
消费金融行业想要更好的发展,一定需要行业中多方角色的共同努力。在监管的把控和科技的加持下,消费金融风险愈加可控。那么,作为消费者更应该理性消费,共同维护好消费金融的边界。
相关阅读
-
03-25
推荐阅读
-
-
国家统计局:2022年3月深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
记者13日下午从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获悉,2022年3月份,深圳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2 2%。1—3月平均,深圳CPI比上年同期上更多
2022-04-15 16:43:30
-
-
年轻消费群体倾向为“喜欢”买单 应建立在量力而
手办、盲盒、潮玩、文创……这些在传统消费观念中可能不被考虑的产品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吃香,这背后都离不开一个词——喜欢。在如今的消费市更多
2022-04-13 17:20:39
-
-
“中国美之变迁”白皮书发布 为美妆产业发展带来
在技术飞跃、开放融合的新世纪,新一代的审美有了全新的解读方式。美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近日,全球最大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宣布将联合第一财更多
2022-04-06 17:16:30
-
-
打造消费新赛道 广东出台国内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
近日,预制菜行业又频出新闻热点,也彰显着这个消费新赛道的热度。3月25日,广东省出台《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这更多
2022-03-30 14:10:51
-
-
1.5万家!山东临沂发布2021年消费投诉前十名单
近日,临沂市发布2021年消费投诉前十位名单。一般食品类、家居用品类、服装、鞋帽类、药品类、五金机电类、家用电器类、儿童用品类、通讯产更多
2022-03-28 11:35:29
-
-
南京建成116家食品安全工作站 让市民吃上放心餐
3月22日,南京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南京市市场监管局一级调研员许晔峰介绍,为保证入网餐饮企业食品安全,让市民吃上放更多
2022-03-25 17:03:06
-
-
辽阳全面排查冷链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保障“舌尖上
检查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第三方冷库企业,查验冷链食品……3月21日,记者获悉,辽阳市开展打击冷链食品走私百日会战利剑行动,对全市冷链食更多
2022-03-23 16:56:53
-
-
深圳443家门店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 构建放心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10家企业443家门店公开向消费者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在退货商品完好、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无理由退货更多
2022-03-22 16:46:33
时尚热图
热门标签
精彩放送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9
-
04-18
-
04-18
-
04-18
-
04-18
-
04-18
-
04-18
-
04-18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
-
今日推送
- 图解德美化工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36.10%
- 三个热搜霸榜 机构夺路而逃?以岭药业近5个交易日市值蒸发179亿元
- 中国银河:给予火星人买入评级
- 图解圣湘生物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4.78%
- 图解飞鹿股份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43.55%
- 普利制药最新公告:拟将回购股份总金额调整为5000万元-1亿元
- 图解瑞松科技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204.04%
- 建发股份最新公告:2021年度净利同比增长35.4% 拟10派6元
- 万联证券:给予南京银行增持评级
- 图解珠海冠宇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80.05%
- 图解强瑞技术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754.27%
- 图解舒泰神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22.61%
- 这些名将已调仓!张坤、刘格菘、谢治宇、朱少醒、傅鹏博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最新持股曝光
- 保利发展最新公告: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39% 拟10派5.8元
- 图解豪能股份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23.61%
- 江天化学最新公告:一季度净利2376.11万元 同比增长10.06%
- 美锦能源最新公告:子公司美锦煤化工焦炉关停并升级改造
- 强瑞技术最新公告:一季度净亏损294.83万元
- 图解测绘股份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23.69%
- 图解智动力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76.20%
- 宁波高发最新公告:2021年净利同比下降19% 拟10派5元
- 智动力最新公告:一季度净利润1064.66万元 同比下降76.20%
- 浙商证券:给予山鹰国际买入评级
- 浙商证券:给予博汇纸业买入评级
- 信立泰最新公告:一季度净利2.37亿元 同比增长53.09%
- 图解祥生医疗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9.05%
- 纳思达最新公告:拟以2亿元-4亿元回购股份
- 图解飞荣达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151.03%
- 申通快递最新公告:3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03%
- 宁波能源最新公告:拟出资3000万元设生物质燃料公司
- 图解彩虹集团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32.69%
- 翰宇药业最新公告:拟合作研究开发家用型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
- 郑州煤电最新公告:2021年亏损2.15亿元
- 国联水产:预计2021年全年归属净利润亏损1400万元至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92.56%至94.79%
- 西南证券:给予健民集团买入评级
- 史上第六轮破发潮来了?4月新股破发率超80% 行业倡议修改规则 券商支招“打新避雷”
- 中国建筑最新公告:1-3月新签合同总额8966亿元 同比增长7.7%
- 西南证券:给予概伦电子增持评级
- 上海电气最新公告:2021年亏损99.88亿元 由盈转亏
- 亿田智能最新公告:2021年度净利同比增长45.76% 拟10派6元
- 图解江天化学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10.06%
- 复工复产助力 这个板块满屏涨停!北向资金增持这些业绩暴增股
- 哔哩哔哩美股跌幅扩大至7%
- 图解宁波高发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12.16%
- 生猪期货底部大涨 仔猪价已回升188%!概念股底部悄悄上涨 机构:布局窗口期来了
- 拟于今日恢复上海工厂生产?特斯拉:还在准备中
- 满电仅需三分钟!这一赛道 一年4.5万家相关企业涌入!行业巨头纷纷出手
-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上架” 单块电池包月租最低399元冲击蔚来
- 4月18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附名单)
- 上演“地天板”一幕!统一大市场概念股六连板成两市最高标 散户大本营包场